大型基因組數據庫對于科學家尋找同疾病相關的遺傳變異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過,對于貢獻了DNA的人來說,這會帶來隱私風險。一項2013年的研究顯示,黑客能利用網絡上公開可用的信息,從被匿名的基因組數據中辨別出人們的身份。
了解更多
維生素C缺乏癥時常出現于癌癥患者,往往會增加治療的難度。如今,已有研究顯示,維生素C的缺乏可能確實會降低某一類癌癥藥物的有效性。同時,基于這一發現的臨床試驗也已啟動,以測試維生素C對于部分惡性血液腫瘤治療的輔助效果。
了解更多
丙型肝炎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主要由血液/體液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有1.7億人感染HCV。在我國健康人群抗HCV陽性率為0.7%~3.1%,約3800萬人。由于病毒生物學特點和宿主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機體免疫往往難以有效清除病毒,致使約50%~80%HCV感染者發展為慢性肝炎,其中20%~30%將發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4%發展成為肝細胞癌癥。
了解更多人們注意到,2016年6月外務省下達了放寬醫療滯在簽證的通知,獲得此簽證的人,其家屬、陪同者等同樣能夠獲取該簽證,而且限期從90天視情況可以延長到半年,還可以申請3年多次有效簽證。換言之,去日本看病在簽證方面將更加方便。
了解更多
鈣對于我們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性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它對神經元的作用,特別在諸如學習和記憶過程中的影響尚未明確定義。發表在25日《Cell》雜志上的一篇新研究報告上,來自佛羅里達州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的研究人員就線粒體中的鈣是如何影響大腦以及成人認知發展提出了新的見解。
了解更多
美國女星安吉麗娜?朱莉可以說是基因檢測預防疾病的“代言人”,她通過檢測得知患有家族性基因缺陷,罹患乳癌和卵巢癌風險較高,因此接受預防性雙側乳腺和卵巢切除手術。也正是她的舉動,讓公眾更加關注基因檢測對預防疾病的作用。
了解更多
據外媒報道,為什么一些人一天能喝好幾杯咖啡,一些人喝一杯就受不了?英國《科學報告》雜志近日刊登的一項研究顯示,基因決定著人們對咖啡的需求。
了解更多
美國哈密爾頓學院研究人員挑選出112張人物照片,其中半數是帥哥美女照,另外一半顏值普通。他們給22名年輕志愿者看這些照片,讓志愿者給照片中人物長相打分,同時接受腦部活動監測。
了解更多
對于家犬的一些行為已經其背后可能的原因,犬類行為學家Julie Hecht與來自杜克大學的神經認知學家Brian Hare有一些新奇的發現。
了解更多
DNDi只用10年多一點的時間、2.9億美元就上市了6個新藥,還有26個在臨床研究。這個組織聲稱他們的模式平均開發一個新藥只要1.1-1.7億美元,遠低于制藥工業26億美元一個新藥的成本。他們的領導宣稱這個模式可供其它開發藥物機構學習,不僅限于非洲傳染病。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