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商城:注意!女性肥胖時間越長,患癌風險越高!
發布日期:2016/8/25 14:35:00
相關研究發表于國際雜志PLoS Medicine上,文章中研究者在參與者一生中的不同時間點利用體重指數(BMI)數據來評估個體機體過重和肥胖的持續時間,體重指數是利用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所得的一個參數。研究者發現,長時間處于過重狀態或和個體患多種癌癥的風險增加直接相關。
癌癥流行病學研究者Melina Arnold說道,我們同時還發現,對于更年期后(絕經后)的女性而言,隨著機體過重持續的時間越長,其患某些癌癥的風險增加就越為明顯。比如女性肥胖每持續十年時間,絕經后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就增加7%,而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則增加23%。
這項研究中大約三分之二的女性都在其一生某個時間會變得過重或肥胖,文章中研究者將這些女性的健康狀況同非肥胖或過重的女性相比較,同時研究人員還考慮了和肥胖相關的其它因素,比如體力活動、飲食、吸煙、激素使用以及糖尿病史等。
研究者利用了來自婦女健康臨床研究計劃中收集的數據,這項臨床研究計劃招募了年齡在50至79歲之間的絕經后女性進行研究,同時還一直追蹤這些女性的健康狀況;研究者想通過研究回答一系列問題,比如女性的一生中處于肥胖的時間真的非常重要嗎?肥胖或者過重的程度到底扮演著什么樣的角色?在流行病學中我們到底應當稱之為“劑量反應關系”還是“累積接觸的影響”?
這項研究指出,女性絕經后,和過重持續時間相關的乳腺癌和子宮內膜癌發病風險往往在那些從不使用絕經后激素的女性機體中表現較為明顯。長時間處于過重狀態同時還會增加個體患高血壓、胰島素耐受性、慢性炎癥及DNA損傷及激素代謝改變的嚴重性和風險,而這些關鍵機制的改變往往也會增加個體患癌的風險。
未來研究中研究者想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檢測個體在年輕時期肥胖和晚年時期肥胖對個體患癌的差異,同時他們還想去揭示肥胖的持續時間如何影響個體的癌癥預后狀況。研究者Arnold提醒道,本文研究中總的結論并不能直接轉化為個體水平。這也就意味著,并不是每個女性(其一生中某個時間段處于肥胖之中)在一生的某個時間點都會患上癌癥,癌癥發病的原因總是多因素的,而且遺傳因素和多種環境因素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其之間精確的相互作用目前研究者并不清楚。
有意義的發現
來自南澳大學的研究者Ian Olver教授認為這項研究非常有意義,他表示,目前有很多因素和癌癥發生直接相關,而強度和持續時間顯然也非常重要,這就增加了有力的證據表明,肥胖的持續時間并不依賴于其它風險因素,就好像是在研究對象中使用激素替代療法。盡管引發癌癥的原因并不能通過一個群體研究來推斷,但這項研究或許并不能被單獨用來確定研究者們的管理方法,但研究者認為后期非常值得深入研究,控制肥胖流行率以及個體處于肥胖的時間,這樣或許才能夠有效降低個體患癌的風險。
研究者Olver指出,這項研究利用了來自一些回顧性研究計算出的BMI數據,而部分回顧性研究的數據或許都是參與者自己報告的相關信息,這無疑就會給研究引入一定的誤差或錯誤;當然BMI或許并不是評估機體脂肪和其與癌癥關聯性的最好的評價參數。
(將來商城www.abxsw.org
)
-
-
-
400-0066-400
-
掃描關注公眾號
-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