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首次在美國發現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IDS,俗稱艾滋病)是艾滋病毒(HIV)感染所致。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到如今,全球感染HIV病毒的人數超7100萬,其中死亡人數達到3400萬。
HIV感染并殺死免疫系統細胞,包括T細胞和巨噬細胞。這會破壞免疫系統,使病人容易感染上常見的細菌、病毒和其他在擁有健康免疫系統的人們體內不會導致問題的病原體,從而致使各種疾病在人體內蔓延,最終導致AIDS。由于HIV的變異極其迅速,難以生產特異性疫苗,至今無有效治療方法,對人類健康造成極大威脅。
為了攻克艾滋病,大量的研究工作被投入進去。這些研究工作是非常值得的。得益于治療、綜合性預防和教育工作,全球艾滋病感染人數正在急劇下降。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曾制定2015年目標:讓1500萬艾滋病病毒攜帶者接受抗逆轉錄病毒藥物治療(ART)。顯然,這一目標已經實現。距離2020年的“90-90-90”目標,即未來五年時間要實現:90%的艾滋病患者接受檢測并知道他們的病情;90%的清楚自身病情的艾滋病患者將接受ART治療;90%的接受治療的艾滋病患者將抑制住病情惡化。
從有效治療跨越到徹底治愈,是一個極大的挑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免疫學家Michael Gottlieb博士認為,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實現,但是Gottlieb認為未來60年內我們終將找到治愈的方法。
2016年7月11日,澳大利亞宣布防治艾滋病已取得顯著成效,艾滋病已不再對澳公共衛生構成威脅,今后主要挑戰將轉向預防艾滋病病毒感染,并有望于2020年徹底消除新感染病例。
與此同時,從2016年7月18日開始,在南非德班市召開的為期5天的第21界世界艾滋病大會。聯合國秘書長在會前記者會上指出人類目前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很大進展,在一些國家,只用20分鐘就能把艾滋病診斷出來,使得全球有1700多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得到有效治療,但是目前全球仍有5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得到治療,若想在2030年前達到全球消滅艾滋病的目標,人類必須加大防治力度,消除各種障礙,解決面臨的迫切問題,不讓目前取得的成果出現倒退。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如此樂觀。
在2012年,世界艾滋病大會(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發起一種被稱作治愈艾滋病之路(Towards an HIV Cure)的計劃,但是一系列挫折澆滅了人們的樂觀精神。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研究員Sharon Lewin說,“治愈艾滋病道路漫漫,我不知道它是否會實現。”Lewin等研究人員還承認在清除HIV感染的努力中,我們仍然有好長的路要走,而且還承認這種目標有可能是無法達到的。
人類若要徹底根治HIV感染,科學家們必須全方位地了解HIV的生物學特征、結構學特征和動力學特征,在此基礎上找出它的致命弱點,進行針對性預防和開發靶向療法,這或許有助為人們最終治愈它打下堅實基礎。總之,人們不能因為很難治療,就一蹶不振,應繼續努力,再接再厲。畢竟這30多年來,人們在預防和治療HIV感染上也取得重大進展,比如,至少HIV感染不再被認為是絕癥,雖然無法治愈它,但是能夠通過ART治療極大地控制體內的病毒滴度,極大地延長患者壽命。
接下來,小編盤點一下近期HIV研究和治療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
將來商城www.abxsw.org)